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德意志群星闪耀时”——评梅俊杰著《李斯特与赶超发展》

时间:12-24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49

“德意志群星闪耀时”——评梅俊杰著《李斯特与赶超发展》

1846年11月30日,在今天属于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小城,雪夜凛冬,伴随着树林里的一声枪响,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用自杀的方式同这个冷酷的世界告别了。眼见着英国废除《谷物法》,眼见着德意志的土地依然因为众多邦国的存在而四分五裂,自己的财产也在一次次社会经济危机和个人生活危机中所剩无几,李斯特再难以支撑下去。身后,这位经济学家的名声也几经起伏。作为德国历史学派先驱,李斯特因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和归纳推理的方法论而闻名,这一点受到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猛烈批评——在构建经济科学的过程中,自由主义和演绎推理逐渐被奉为基本原则,很少有人会质疑它们的有效性。二十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衰落,李斯特所代表的学术传统在学生和专业人士中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及盎格鲁-撒克逊式经济学。尽管如此,许多国家的政治人士和学者仍然不时对李斯特情有所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教条心有不满。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梅俊杰所作的李斯特思想传记,正是一次最新的努力,旨在全面理解李斯特的思想,消除长期以来笼罩在李斯特身上的误解。全书分为七章,每一章都集中讨论了与李斯特相关的一个主题。第一章追溯了李斯特的人生轨迹,是李斯特的生平传记。众所周知,李斯特的一生波澜起伏,在德意志家乡遭遇了数十年的司法惩戒。流亡美国期间,李斯特结识了许多影响其思想的杰出人物,也亲眼目睹着美国如何得益于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经济思想,自己却遭受了个人财务上的失败——不善人际交往让李斯特的经商之路几经坎坷。晚年,他饱受财务、事业、家庭、心理上的困扰。在生活颠簸和心力交瘁中,李斯特却从未停止发展自己的思想,也从未停止向不同国家如德意志、美利坚和匈牙利的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或许从另一角度看,动荡的人生使李斯特有机会获得有关经济发展的第一手经验,并将这些灵感总结到他的作品中。第二章介绍了李斯特的著作及其主要内容。李斯特的思想集中在众多政策建议和四部著作中,涉及的主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对经济弱国的重要性、对美国经济的分析、发展铁路的建议等等。第三章进一步介绍了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首先,与一般印象相左,李斯特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幼稚产业政策的支持并非无条件的。经济措施取决于对现有经济阶段和具体产业情况的判断。例如,后发国家在“追赶”阶段需要贸易保护主义,而在“超越”阶段则应逐步放弃保护主义。更重要的一点,李斯特直言,即使德国整体处于“追赶”阶段,其农业也不需要关税保护。书中的分析表明,李斯特并不是一个片面的保护主义者,他有着全面的经济发展思想。其次,作者认为,与阿瑟·刘易斯和沃尔特·罗斯托等当代发展经济学之父相比,李斯特对发展经济学有更好的理解,因为那些人只关注劳动力供给和资本积累等少数几个孤立的条件(书中第136页)。李斯特则将支持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五个方面:精神力量、社会条件、政治制度、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正如李斯特分析的那样,一个国家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必须在这五个领域下功夫。这种综合分析范式也开创了德国历史学派的一项悠久传统。再次,作者认为,李斯特的“民族主义赶超发展”范式与斯密的“自由主义一体发展”范式不仅在基本方法论上迥然有别,而且在主要信条上也存在分歧,二者的差异意味深长(书中第152页)。斯密范式在二十世纪社会科学领域一家独大,经济学也在这个过程中距离落后国家的需求却越来越远。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李斯特经济学的思想来源。虽然难有确凿证据能表明李斯特是如何获得其灵感的,但作者研究了对李斯特施加了潜在影响的各种经济学说,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重商主义人物、德意志的官房学派、法国的柯尔贝尔主义以及美国汉密尔顿的治国理念。与重商主义的前辈们一样,李斯特关注的重心从来都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制定有助于生产力成长及国家富强的经济政策。第五章记录了李斯特个人对德意志、美国和匈牙利经济实践的贡献。李斯特在这些国家为行政官僚提供施政建议,帮助设计吻合具体实际的政治经济政策。在第六章中,作者追踪了李斯特理论在后世的传播情况。不仅在欧洲和美洲,在东亚和澳洲也有众多的学者和政治家推崇李斯特学说。今天,如德国的森哈斯(Dieter Senghaas)、英国的张夏准(Ha-Joon Chang),都被称为“新李斯特学派”。作者认为,对于需要贸易保护和产业扶持来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李斯特的理论不仅是适合的、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第七章阐述了为什么李斯特的思想在今天依然重要,并论述了如何评价李斯特学说的理论短长以及如何消化李斯特理论的精华。李斯特经济学强调经济阶段(Wirtschaftsstufe)、单个国家的个别条件、使用历史实例作为方法论基础,其中的思想核心开辟了绵延一百多年的德国历史学派之路。老历史学派的威廉·罗雪尔(Wilhelm Roscher,1817-1894)和新历史学派的古斯塔夫·施穆勒(Gustav Schmoller,1838-1917),将这一传统发扬下去,形成了十九世纪独具特色的德国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是施穆勒提出了“施穆勒纲领”,一方面界定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学术框架,另一方面引起了德国历史学派与奥地利学派之间的方法论之争(“die Methodenstreit”)。毋庸置疑,对发展阶段的强调是李斯特理论的基础,因为它为李斯特支持有别于斯密和李嘉图的政策提供了“合法性”。此外,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文化、自然资源和政治结构等条件也各不相同,政府当局应针对一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政策。李斯特着眼于落后国家如德意志的经济赶超,这种“区别对待”就为政府的干预政策留出了极大的空间。这种干预的范围和强度固然难以把控,但李斯特无意像斯密那样将政府限定为“守夜人”角色。某种程度上,李斯特开辟的、历史学派继承的这种“亲政府色彩”推动了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所谓的“德意志特殊道路”(Deutscher Sonderweg)的潮流,其发展的极端顶点便是普鲁士军国主义发动的一战和希特勒发动的二战。因此,“德意志特殊道路”在德国社会的战后反思浪潮中成为一个负面词汇。李斯特理论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对非经济性因素的关注。李斯特和历史学派将文化传统、社会规范和政治结构等非经济性因素纳入经济分析,这对德国的社会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虽然马克思对这种做法大加嘲讽,认为这是否认经济基础决定性作用的多生产力论。然而,历史学派的后裔不仅不认同马克思的批评,反而展开了大肆“反击”。突出的例子有维尔纳·桑巴特(Werner Sombart,1863-1941)的《现代资本主义》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二者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认为现代资本主义起源于某种精神性因素,而非马克思所断言的那样。区别只是,桑巴特在威尼斯商人和犹太人那里“寻找企业家精神”,韦伯认为是新教特别是加尔文教的教义通过鼓励节俭的生活方式和勤劳经营,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同时代的许多人一样,李斯特热切期待着德国的政治统一和经济崛起。作者试图淡化李斯特的民族主义者身份,但是,很显然李斯特持有当时流行的民族主义立场和欧洲中心论观点。例如,李斯特断言热带国家不需要工业化(书中第378页),德国应该占领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一些地区作为其经济殖民地(第262页)。李斯特还支持德国与英国建立政治联盟。与持有浓厚自由主义思想的英美思想家不同,德国思想家通常在经济自由和国际秩序方面持相对保守的立场。换言之,他们是一组矛盾词汇的集合体:温和的自由民族主义者。这种思潮在整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的德国都很盛行,上文提及的桑巴特和韦伯正是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前者的反犹主义研究帮助他获得了德国经济学会会长(社会政策协会)的职位——桑巴特的反犹主义立场饱受争议,他既写过《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这部热情歌颂犹太人为现代资本主义兴起做了无匹贡献的著作,并因此成为美国犹太人协会的荣誉会员,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写作了《德意志社会主义》向纳粹政权频抛媚眼;韦伯则支持宪政民主,在一战后成为德国民主自由党的党魁之一,同时支持在国内事务中强行行使国家机器(韦伯力主在魏玛宪法中加入的第48条紧急戒严令后来成为纳粹党上台的宪法基础),并在国际关系中强调德国的国家利益(如韦伯的《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那个时代,许多德国天才式人物都兼具自由派和保守右翼的立场,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尽管梅俊杰的著作在评价李斯特的思想遗产时总体上是客观的,但也应认识到,书中往往过高估计了李斯特的思想创新性,并在一些特定问题上过度扩展了他的理论广度。一个突出例子是李斯特的反对自由放任立场:尽管李斯特确实被誉为最早反对自由放任经济学的专家之一,但他对政府干预的支持并不能使李斯特成为当代亲政府观点的先驱。现代经济学是出于公共产品和交易成本等因素导致的市场失灵而支持政府干预,凯恩斯对扩大政府支出的支持也是基于和李斯特完全不同的理由。仅仅因为他们采取了表面类似的亲政府立场,就称赞李斯特是他们的先驱(第371页),这未免有些解释过头。作者对李斯特经济学持高度的赞成态度,力图证明李斯特学说的理论结构和实用性的优点。当盎格鲁-撒克逊式经济学几乎垄断了人们观察经济现象和理解经济体系的思维方式时,更好地理解李斯特的思想和他所代表的思想传统会带来莫大益处。尤其是,李斯特对实用主义经济政策的支持、对全面理解经济发展机制的探索、以及将经济史整合到经济学分析中,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尤有价值。面面俱到的论述、丰富的细节和连贯的结构都会使本书成为研究李斯特和重商主义的一块新基石,也会成为经济思想史研究中更接近那个时代“德意志群星”的一把梯子。梅俊杰著《李斯特与赶超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版。【注:原文发表于英文期刊《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2023年第4期。】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